大宗交易两重天:涨四倍的妙可蓝多遭34笔折价“甩卖” 机构溢价加仓优质白马(附名单)
- 编辑:admin -大宗交易两重天:涨四倍的妙可蓝多遭34笔折价“甩卖” 机构溢价加仓优质白马(附名单)
不在二级市场买卖,却通过大宗交易折价或溢价交易,这些公司值得关注;
折价大宗交易频频出现,妙可蓝多、华兰生物和桃李面包出现30笔以上折价交易;
溢价买入不常见,近期机构专用席位在溢价买入白马股。
418家公司近三周合计出现1423笔大宗交易
近期以星期六、妙可蓝多为代表一些热门题材股出现了大幅折价或次数频繁的大宗交易行为,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数据显示,最近三周(5月18日至6月5日),两市共计完成1423笔大宗交易(涉及418家公司),其中溢价成交75笔(约占5%),折价成交达到1134笔(约占79%),平价成交214笔(约占15%)。可以看出,市场整体表现一般的背景下(熊市或震荡市),折价成交依然是大宗交易市场的主要形式。
通常来说,大幅折价成交的大宗交易,卖出方是机构专用的大宗交易,以及被高频折价卖出的大宗交易,往往会对公司股价构成压力;相反,机构专用席位溢价买入的大宗交易,对公司股价构成利好。当然,如果叠加公司业绩和高管增减持等因素,相应的利好或利空影响将会被放大。
网红股星期六被大幅折价卖出
奶酪龙头大宗交易现34笔折价单
5月18日至6月5日,两市有314家公司合计出现1134笔折价成交。总体来看,大宗交易折价成交比例占据近八成,并且折价幅度较大。
在折价幅度方面,有204家公司大宗交易以超过10%的折价率成交,其中博天环境、星期六等公司,出现了多笔折价幅度超18%的大宗交易成交单。以大幅折价的方式通过大宗交易成交,对公司股价会构成较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心里层面。
公司业绩差和大股东减持成为多数大宗交易公司面临的现实问题。例如博天环境当前总市值已不足30亿元,公司股价自2017年高点以来,跌幅已经超过87%。公司2019年净亏损8.31亿元,2020年一季度亏损4176万元,并且近期频繁发布股东减持相关公告,这些原因或许是折价大宗交易的原因之一。因此,业绩表现较差的公司,出现大幅折价的大宗交易需要警惕。
折价成交频率方面,华兰生物、妙可蓝多和桃李面包折价成交笔数分别达到35笔、34笔和33笔,成为近三周折价大宗交易最为密集的公司。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折价成交或溢价成交,大宗交易出现的笔数并不能反应一切,还需要具体结合大宗交易成交的买方席位,以及公司基本面情况来看。
如华兰生物的35笔折价成交单中,有29笔成交买方席位是机构专用,占比超过91%;桃李面包的33笔折价成交单中,也有15笔成交被机构专用席位资金“收入囊中”,占比近60%。可以说,两者成交金额的大多数被机构专用席位买入,并且机构资金短期频繁卖出的概率不大(机构资金倾向于长期持有),因此这两家公司出现的大宗交易折价成交情况可以理解。